上海品茶论坛 【主笔记者 吴晓峰】在临港泥城镇的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三期工地,荷兰籍工程师Mark van der Berg正指导团队调试全球最快的6000吨压铸机。这个被称作"超级巨兽"的设备,将使Model Y后底板零件从70个减少到1个。"我们不是在建造工厂,而是在重塑汽车制造的逻辑。"他告诉记者。
这种变革正在整个临港蔓延。记者获取的独家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,以特斯拉为圆心,半径15公里内已聚集217家配套企业,形成从电池材料到智能驾驶的完整产业链。其中,宁德时代投资180亿元的研发中心即将投产,而本土企业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产能已占全球21%。
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制度创新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武伟向记者展示了"特斯拉速度"背后的政策工具箱:全国首创的"一业一证"改革将审批时限压缩87%;跨境数据流动"白名单"制度吸引12家跨国研发中心落户;而针对外籍人才的"五证联办"服务,让入职手续从28天缩短到3天。
这种产业集聚正在重塑城市肌理。记者在滴水湖畔的星空之境社区看到,双语学校、国际医院和人才公寓已形成15分钟生活圈。但挑战也随之而来——新片区去年新增的8.7万就业人口中,高端人才占比仅23%,技能型人才缺口达1.2万人。对此,临港集团董事长袁国华透露,正在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合作建设双元制培训基地。
"临港的试验证明,制度型开放比政策优惠更具持久力。"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指出。随着"东方芯港""生命蓝湾"等特色园区陆续启用,这片热土正在书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。(全文共计3876字,含企业走访记录42份、数据图表9张、中外专家访谈7人次)
上海龙凤419贵族